2018年棉花供给侧改革值得期待


储备棉改革和去库存的初步成功,是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和机制创新的有效实践。卓创资讯棉花分析师黄小毅指出,2017年,棉花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,目标价格机制和国储棉轮换运行正常,棉花定价由市场主导。可以说,改革是比较成功的。

黄小毅分析,棉花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首先,自2014年目标价格政策实施以来,国内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,内地产量减少。 2017年确定目标价格补贴按照18600元/吨的标准实施,实施期限暂定为2017年至2019年。农民棉花收入相对稳定。在目标价格补贴机制引导下,2017年新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,保证了我国自产棉供应的稳定。

数据显示,2017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844.5万亩,同比减少4.3%。但同时,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548.6万吨,比2016年增产14.2万吨,增长2.7%。其中,新疆总产量比上年增长7.1%,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也增加占比从2016年的53.5%扩大到2017年的60.8%。

其次,我国自身棉花产量不足,配额政策限制棉花进口。国内产量与需求差距较大。不过,淡季期间国有储备棉顺利入市,有效补充了现货供应。与此同时,庞大的国家储备库存也被消化至合理水平。

三是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结构趋稳,低价国储棉抑制棉价上涨,有效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,进而带动纺织企业大量使用低价国家储备棉,降低了生产成本,也增强了产品出口竞争力,涉棉企业经营风险下降,行业健康度有所回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17年8月18日,棉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。这是继棉花期货之后,棉纺织产业链上的第二个期货产品。市场分析认为,期货将进一步帮助棉纺织企业稳健经营,提高整个棉纺织行业的抗风险能力。取消棉花加工资质认证也有利于棉花加工市场形成有序竞争环境。

市场呈现稳定对于2018年棉花市场的情况,黄小义认为,“稳定”可能仍将是2018年棉花市场的关键词。黄小义指出,有人认为,棉花供应压力较大。今年上半年市场行情将会较大,因为国储棉将于3月12日开始轮换,届时新增棉花库存规模将处于较高水平。国储棉入市后,受新棉库存和国储棉双重供给带来的压力,棉价存在下行风险。因此,多数业内人士认为,今年新的棉花销售窗口将在春节前。

不过,黄小毅认为,从目前市场出现的一些信号来看,国储棉释放后的新棉市场不应过于悲观。国内外棉花价差缩小、新年度轮换预期增加等因素将起到一定支撑作用。一种可能的情况是,随着国际棉价大幅上涨,国内外棉花价差有望降至1000元/吨以下,进而带动下游纺织企业订单增加。届时,2017年上半年需求集中增长的情况可能再次出现。情况。

黄小毅强调,未来是否启动国有储备棉轮换、剩余储备棉质量如何、进口棉配额政策如何调整等,都是引导未来棉价走势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建议上下游企业积极关注市场动向,制定合理的销售和采购计划,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
标签:
  • 农作物种植方案
  •  
  • 农作物种植经验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?菜农必知!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
   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,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。在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